绿色建材不能只是“看起来很美” 应提升公众可感知度

“推广绿色建材,如何突破初投资(最初成本)壁垒?如何兼顾初投资的短期挑战和环境健康的长期效益?如何解决绿色建材标准一致性问题?如何提高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可体验性?不同专业、材料执行怎样的绿色建材标准?”谈到推广绿色建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献明提出5个骨感的现实问题。

自1993年10月公布环境标志以来,我国已在绿色建筑、绿色建材领域耕耘17年。这17年,我国推广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的步伐从未停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2008年首批取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公示,进一步推动绿色建材的实际应用、提升建筑平品质;地方上,江苏、福建以及安徽等省份先后出台《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力求让绿色建材融入地方发展、在民众心里扎根。

“我国建筑行业推行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无论在建设数量还是凝聚共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黄献明认为,我国在推广绿色建材方面成绩斐然,但依然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因为种种原因,在很多时候,绿色建材只是看起来很美。那么,我国推广绿色建材的痛点在哪里?

应解决初投资大的问题

“由于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对于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技术升级需求,影响项目最初投入的增加。”黄献明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推广绿色建材的第一个问题是来自供给侧的,初投资大导致很多建材供应商不愿意使用绿色建材,或者使用时以次充好,市场上好的绿色建材种类、产量不够丰富,“对初投资增加的承受度一直被认为是制约一个地区、一个项目确立其绿色目标时的‘门槛’性指标。”

黄献明进一步解释,技术革新只是绿色建材初投资大的一个因素,对标物也影响着企业对建材成本的感知,“初投资大,既可能是因为真实的技术提升,也有可能是因为对标基准太低,这在建材行业可能尤为突出。市场上依然充斥着大量排放超标的板材、油漆、涂料等材料,即便是在传统建材行业也是不合格的,如果将绿色建材与这些不合格产品比价,自然显得成本高。”

所以黄献明建议,在推广绿色建材时应该制定统一标准,让绿色建材真正对标绿色。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31号,以下简称31号文)及配套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基本要求(试行)》明确了对绿色建材的要求,也有利于行业标准的统一。

“绿色建筑的最重要的成本效益特征是全寿命期最优,而非初投资最优,这对于产业链条很长、参与主体众多的建筑业来说,就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建造生产主体和使用主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因此,如何让承受了初投资增量的生产和建造主体,可以分享长期效益?如何让使用主体能够了解并接受一个未来预期的效益?就成为突破绿色建材初投资壁垒的关键。”在黄献明看来,政府采购工程为绿色建材行业提供政策和价格优惠,是让企业分享绿色建筑长期效益的重要方式。

让绿色离民众更近一步

用户乃至社会公众了解哪些材料是绿色建材吗?他们切实感受到绿色建材的好处了吗?他们是绿色建材的忠实拥泵吗?这涉及推广绿色建材的另一个问题——可感知度低。

“我们企业基本都是用的钢筋混凝土,不涉及绿色建材。”一位来自建筑企业的评审专家对记者表示。但其实31号文附件对于钢结构、混凝土都提出了绿色要求,这说明无论是政府采购领域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对绿色建材的了解和接受程度都有待提高。

“中央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但如果民众还无法理解绿色建材与自己的美好生活有什么关联,就无法获得来自消费侧的支撑。”黄献明强调,“只有让用户切实享受到使用绿色建材带来的种种实惠,才能形成来自需求侧的支撑,让绿色建材的根扎进消费中。”

健康无毒害、环保可循环、节能污染小、经济可再生等都是绿色建材的长期益处,难以让民众切身体验其好处。“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对其特征和意义进行进一步精细化解读、区别化提出政策,一方面能通过政府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让相关企业享受到眼前利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政府采购的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民众认识绿色特征。”黄献明表示,“一定要将环境友好所涉及的健康、安全、便捷等优势进一步强化和凸显,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实惠,让民众离绿色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