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能读懂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也自然也能看懂了中国这三年痛苦、坎坷却必须经历的经济转型之路;相反,想不明白这些东西,自然也无法去解读中国建材这家公司,更无法去理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成本有多巨大,以及这些成本到底由谁来在支付。
摘要部分
【1】 “现代化的代价和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
中国的水泥行业过去存在着相当强的周期性,但一个不同之处却在于,2016年至2018年,全国水泥销量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同比下降,水泥的利润反而在这个周期中,迭创新高。
对比过去的几次水泥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这轮的水泥周期,供给的情况已经大为不同,而供给收缩主要依靠“环保限产”和“错峰生产”两项措施。关于水泥价格的上升,中国建材(HK:03323)的曹江林董事长给了一个掷地有声的解释:涨价主要是成本推动的。
各项因素实际上将永久性的提高公司的成本,因此即使水泥价格未来会有波动,但是总体的上涨趋势是很难逆转的。而已经归属中国建材的矿山,产能,品牌,供应链地位同样也是以巨大总体牺牲换来的,未来也几乎不再可能有以如此低的成本来获取这些超值的资源了。这些远远未能从中国建材的账面价值上体现出来,是公司巨大的护城河,同样也形成了市场对该公司巨大的预期差。
能读懂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也自然也能看懂了中国这三年痛苦、坎坷却必须经历的经济转型之路;相反,想不明白这些东西,自然也无法去解读中国建材这家公司,更无法去理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成本有多巨大,以及这些成本到底由谁来在支付。
从这些角度去深度思考,必然可以清晰的判断,整个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之途,毫无疑问仍然还行进在一条目前还看不到终局的漫漫长路之上。
【2】自下而上相对彻底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感觉一直没有被市场正确的去理解。目前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几百个发展中国家,搞市场经济实际上能搞好的,凤毛麟角。严格意义上说,这世界上不缺搞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缺的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
照国企和民企来分类进行投资的人,根本缺乏对中国经济发展真正的理解。很多国企,处于一个相对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时刻处于和民企、外企竞争对手的激烈PK中,虽然他们也同为国有企业,但是企业特性截然不同,其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和历程、盈利模式、成长速度也都各不相同。
但这些企业存在共同的特性就是,他们在这4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具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
分析到国企混改这个大课题,一个被称为“中国版稻盛和夫”的标杆企业家,前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先生和其呕心沥血奋斗了17年的国企混改“超级样本”—中国建材,则是值得全球企业界对所谓的“中国模式”重点关注和研究的。
中国建材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的特点: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市场化的监督,顶层架构的基本稳定,基层经营的灵活和活力。
这种充分结合央企和民企体制机制的优势和特点,成就了中国建材过去17年由一家资不抵债的“草根央企”,蜕变成如今总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集团公司年营收超过4000亿,预期2019年度上市公司部分年营收超过2500亿元,2019年预期净利润破百亿的世界五百强巨头的传奇之路。
【3】对标同为双巨头的海螺水泥利润预期差在哪里?
我们认为投资海螺水泥(SH:600585)确实是个极其优秀且稳重的选择,但是投资期望从来都是变化的相对变化幅度,而不是其绝对值的变化,相比与海螺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成果超出原本多数人的预期,我们认为中国建材依靠其高超战略和多维度布局才是本次供给侧最大的赢家。只不过,中建材承担了水泥行业的整合成本才在短期内相较海螺的成绩而言不那么起眼。我们的认知与市场存在以下认知方面的差异:
(1)水泥供给侧改革是中国建材联合重组战略正确的天然背书
(2)中国建材是水泥行业政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
(3)中国建材是水泥产业链扩张延伸的先行者
(4)中国建材业务绩效的改善超过利润表的呈现
(5)中国建材低成本发债优势巨大,高杠杆为股东加油
(6)压不住的利润,压得越紧弹得越高
(7)经营现金流分析:股东权益久期小于海螺水泥
(下面正文中一一展开详细分析)
【4】蓬勃发展的新材料业务
在宋志平先生执掌中国建材(HK:03323)长达17年的历程中,为这家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深入其骨髓的战略前瞻性的基因。因此,早在2006年中国建材上市之时,宋总就判断未来过剩经济可能出现和低碳时代的到来,提出了“两个大力”战略,即大力推进水泥、玻璃的联合重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新能源材料。并在2017年中国建材和中材股份“两材”强强合并重组后,进一步提出了“四大转型”和“三条曲线”的转型升级思路。
正是基于此,中国建材不但在水泥、骨料、混凝土、环保一体化的运作上具备相较于海螺水泥更完整的产业链优势,还在石膏板、玻璃纤维、风电叶片、新型房屋、太阳能薄膜电池、碳纤维等新业务上持续发展壮大,慢慢撑起了中国建材利润的近半壁江山,为公司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简单罗列下中国建材的快速扩张的新材料板块如下:
1、北新建材(SZ:000786)
2、中国巨石(SH:600176)
3、中材科技(SZ:002080)
4、中国复材(重点介绍其旗下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
5、中材高新
6、厦门标准砂
7、中建材投资有限公司(介绍其旗下主要资产南方石墨)
以“填补国内空白”和“力争全球领先”为己任,中国建材在这轮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在全力以赴地做新材料,并选定的十大新材料“种子”企业目前看成绩斐然。
截止2019年底,中国建材石膏板产能27亿平方米、玻璃纤维产能265万吨、风电叶片产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其碳纤维、超薄电子玻璃、薄膜太阳能电池、锂电池隔膜、高精工业陶瓷这五大新材料板块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或已经进入全国前三,在快速冲击中国第一的过程之中。
【5】对中国建材整体投资价值的重估
(1)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及未上市部分资产价值估算
1、新材料板块估算:
上市及非上市资产数据估算
2、工程及其他业务估算
上市及非上市资产数据估算
3、持有的A股上市水泥资产估算
上市及非上市资产数据估算
4、估算总结
中国建材无论水泥产业链相关业务,还是新材料、工程等各项业务,整体均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即使扣除其经营数据不断向好,占其2018年度净利润近80%,2019年三季报净利润95%的未上市的水泥业务,其剩余控股和参股的A股水泥上市公司,以及其他控股和参股的新材料、工程等企业的持股市值,已经和中国建材的总市值相当,而这还不包括中国建材未来可能上市的中复神鹰等潜在的新材料巨头的持股市值,可见股价的安全边际极高,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2)中国建材估值综论
1、股价及相对估值的预期差
中国建材其股价涨幅远落后于主流水泥企业,估值更是远低于同类的估值是否恰当呢?我们认为基于中国建材的业绩潜在升幅、优于海螺的现金流状况及极具突破性的新材料研发,15倍PE的估值绝对属于一种低估。
2、EV/EBITDA计算的带来的预期差
经过推演,我们发现公司有息负债在2024年底可能仅剩62.4亿,公司可能将在2025年进入无债务状态。股权价值为2731亿元人民币,按目前汇率计算为3060亿元,即对应每股36.27港元,持有收益率为315.59%。
如果计算在2025年公司骨料业务可能实现7亿吨销量,每吨的销售净利润为20元,该部分新增年利润为140亿元,对应20倍的pe,即增加2800亿元市值。
在5年内,新材料业务包括炭纤维、石膏板、玻纤复合材料、防水业务等新增30亿元利润,对应20倍的pe,即增加600亿元市值。
综上所述,中国建材在2025年的市值范围在3060亿-6460亿元,即对应股价在36.27-76.58港元。
(3)未来展望
考虑一家企业估值的天花板,必须要评估这家企业的所处的赛道是否够长够宽。如果说水泥行业是整体千亿级别的赛道,那么海螺水泥毫无疑问是这条赛道上目前最强的选手,或许可以享受该行业的最高估值。但是中国建材在水泥、骨料、混凝土整条产业链上更完善的整体布局,却保证了自己在这条未来必然被拓宽的赛道上,一直会成为海螺最强的竞争对手,甚至具备慢慢的成为超越者的坚实基础。
而在新材料领域,N条百亿、数百亿,甚至千亿行业利润的赛道,正在逐渐的显现。但在这些赛道中,海螺基本都缺席其间,同时也很难再获得布局其中取得重要行业地位的机会。
而中国建材,却早已在这些赛道中精准的卡好了自己的战略位置,并在多条长长的优质赛道中,成为行业的龙头玩家。但港股恶劣的市场环境,却完全并没有给中国建材在这么多条优质赛道中坚实的行业地位以合理的估值水平,整个市场对该公司的整体认知很明显具有巨大的偏差。
我们预期中国建材良好的经营性净现金流增长情况将会在未来数年得到持续的保持。该公司正处于一个戴维斯双击的超级拐点之上,到2025年后经营性净现金流或将达到800亿规模。
伴随着公司未来几年每年被动降负债的预期(负债率20%以下)和资产加速多年折旧计提后,公司现金流转化为利润预计也将达到80%的水平。预期届时公司整体净利润可能将达到600亿的水平,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或超50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的基础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巨无霸集团。
希望公司慢慢的在N条优质赛道上不断做大做强,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材料”,最终市值超越5000亿港币,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
四大预期差(一):
“现代化的代价和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
在我们今天开始深刻的剖析中国建材这家知名的央企上市公司之时,首先当然要对其利润占比最大的水泥业务进行较多的分析,这其中自然也绕不开最近三年饱受争议的行业供给侧改革。
中国的水泥行业过去存在着相当强的周期性,但一个不同之处却在于,2016年至2018年,全国水泥销量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同比下降,水泥的利润反而在这个周期中,迭创新高。为何在销量下跌大背景下的,利润反而持续上升呢?在2019年末,回顾本年度全国水泥的销量,时隔多年又再次出现上升的情形。难道这一次的水泥下行周期,以水泥行业利润历史新高的方式调整结束了吗?这或许一直是所有投资者都感到困惑的问题。
今天水泥行业格局的策划者,前任中国建材的董事长宋志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010年,受到4万亿投资计划的强烈刺激,中国局部出现电力供给出现不足的问题。到当年四季度,华东和华南的大量水泥厂因为限电,无法进行正常生产。但是全行业却发现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实,被限产利润反而史无前例的好。这就是市场经济一个让人难过的真相,多劳者,未必多得。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个事实。我们一会还会用这个事实,以更大的视角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持续性。
对比过去的几次水泥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这轮的水泥周期,供给的情况已经大为不同。在需求温和下行的同时,供给的收缩更为显著,因此水泥的价格才能够持续上涨,而供给收缩主要依靠“环保限产”和“错峰生产”两项措施。
关于水泥价格的上升,中国建材的曹江林董事长给了一个掷地有声的解释:涨价主要是成本推动的。这个解释,感觉几乎市场绝大部分析师似乎没有真正听懂。在每一次业绩会,都还有众多的分析师反复的在问,环保限产会不会放松?错峰生产会不会因为垄断被叫停?
不难想象,香港中环的写字楼每平方的租金一年超过2万;自助餐不过是工作餐,“米其林”才配叫美食;下班去酒吧开一套6万8 的黑桃a香槟只是常规操作,没有个特殊年份拉菲,限量版十四代龙泉不好意思发朋友圈。身处其中卖方分析师们,似乎真的很难理解到底什么叫做水泥行业的成本上升。同样可悲的是,众多内地的投资者,在分析上也常常忽略脚踏实地的去调研,且持有和海外机构投资者们类似的认知,笔者感觉真的需要来帮他们建立对此的感性认识。
上图是在中国一个比较典型的中低端水泥企业实地拍摄的情形,也是水泥搬运工们的典型的工作场景。
一线城市来点雾霾,一个星期皮鞋不用擦,衬衫不会黑的潘石屹们拿着PMI检测仪到处测,带着舆论如丧考妣。当他们终于在写字楼和高尚住宅里装好了新风系统,开始享受“特供”空气的时候,水泥工人们成为了被遗忘的一群人。
当国家开始要稍微平等的对待它的所有公民时,却突然发现,水泥厂根本没有额外利润支付职工的五险一金。工人因为受伤或者尘肺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他们根本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更别说买房、买车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深圳去一次北京看看升国旗这样的休闲旅行。水泥厂周边区域,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空气粉尘污染,污水随意排放。
任何人都不会否认智能化的工厂,花园般的厂区环境,环保措施到位的企业值得被赞许?残酷现实却是,过去由于全行业产能过剩而导致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一度使得许多水泥企业经营环境极度恶化;此时,企业除了买原料和支付员工最最基本的工资,当然没有任何余钱来改造设施,并按照环保标准保护矿山,恢复植被。
而现在呢?分析师们在看到水泥行业基本面大幅改善后,他们想到的更多的是希望管理层能有维护市值的动力;但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在面对投资者的问询时,他们谈的最多的,却是怎么让企业员工能买上房,怎么通过更有效的投资和在岗培训,让基层员工不会因为智能化,自动化而失去工作保障。
环保,企业发展,员工保障与再岗培训,当然也包括回报股东;这些当然也必然都将依赖于企业要有相对合理的利润率,维持合理的利润水平当然需要适当的涨价,这就是曹总提出的成本推动价格上升的核心逻辑;这些因素实际上将永久性的提高公司的成本,因此即使水泥价格未来会有波动,但是总体的上涨趋势是很难逆转的。
而已经归属中国建材的矿山,产能,品牌,供应链地位同样也是以巨大总体牺牲换来的,未来也几乎不再可能有以如此低的成本来获取这些超值的资源了。这些远远未能从中国建材的账面价值上体现出来,是公司巨大的护城河,同样也形成了市场对该公司巨大的预期差。
在全面的供给侧改革开始之前,整个水泥行业陷入了越生产越亏损,越亏损却越要生产的死循环;为了企业的生存,对恶劣的生产环境的放任,和对职工的压榨越来越没有底线。而这轮精准的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企业自发的限产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硬性要求,创造出了一个改善的供求关系,彻底改变了水泥产业在其产业链上的定价能力;当然,其效果目前看是相当不错的。
中国建材现在每年超过200亿的资本支出,其中数十亿用在了水泥厂的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同时,2018年一年就给职工人均涨薪1.2万元。这个成本谁支付呢?
很大一部分房地产商支付了,然后变相转移给了买房者。买房者会不会崩溃呢?一线城市整个建安成本只占房价的5%,水泥只是建安成本中占70%的建材成本中的一部分而已,水泥价格上涨10%,对一平米房子的土建成本的影响仅60元左右,这个代价,基本可忽略不计。
能读懂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也自然也能看懂了中国这三年痛苦、坎坷却必须经历的经济转型之路;相反,想不明白这些东西,自然也无法去解读中国建材这家公司,更无法去理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成本有多巨大,以及这些成本到底由谁来在支付。
从这些角度去深度思考,必然可以清晰的判断,整个水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之途,毫无疑问仍然还行进在一条目前还看不到终局的漫漫长路之上。
让我们再把视角拉远,来看下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图景,温铁军教授有一个洞察,中国一直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即中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原材料供应商获得了较高的毛利,然后同时产品的品牌和销售也在外国人手里,这些环节也同样毛利较高,最后将我们所处的制造环节压缩成低毛利的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看到,中国买什么原材料,什么原材料就涨价,中国卖什么制成品,什么就大概率跌价。只要国际油价稍微跌一点,OPEC就要商量减产,这是不是垄断定价,是不是干预自由市场?中国的那些公知经济学家们,敢不敢批评洋大人们?多劳未必多得啊。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我们除了不缺劳动力以外,技术、管理、人才、品牌、资本都各项发展要素都欠缺。当然,别的发展中国家也缺,为了竞争稀缺的发展要素,我们不得不牺牲职工利益、环境、和其他能牺牲的一切来争取资本和要素。
但今天,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国一方面是产能的巨大过剩,企业生意很难做,一方面是全国超过一半的人口,还要依靠拼多多这样的软件在满足很低端的需求。
同样,中国的公知经济学家们此时又跑出来对中国痛心疾首说,中国企业不会创新,不会科技,不会品牌,中国式教育没法创新;他们压根没有想过,创新品牌这些东西都是要承担较高的各类成本,这必然要提高产品价格,但提高价格卖给谁呢?哪个世界级品牌,不依靠本土市场站稳,就能走向世界的?
中国的确出了个奇葩华为。大家都看到了它走出去的遭遇,如果没有中国庞大的本土市场,华为或许早就被打垮了。这些不食肉糜的经济学们看到淘宝,拼多多卖假货,看到城乡市场上,华莱士,麦肯基,阿迪王的风行,认为这是农村和三四五线城市人傻,是信息不对称,大喊消费升级。但问题是升级消费能力的钱从哪里来?
因此,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上看,以中国建材作为标杆所示范的整个供给侧改革的“超级样本”,给出了一个真正恰当的答案—即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破坏的环境支付成本,为欠下工农的保障支付成本,为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权利支付成本,在全球产业链的中国环节上,创造出一个新的供求平衡,通过提高中国基层职工待遇,让中国的消费者和欧美借债度日的消费者来竞争中国已经显著成本上升的制造业供给。当更多的中国人有了足够消费能力时,我们需要怕产业链离开中国吗?
四大预期差(二):
自下而上相对彻底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感觉一直没有被市场正确的去理解。做的出色的国企领导干部通常不太喜欢做过多的媒体宣传,遇到表彰,感谢党和人民信任,感谢干部职工支持,自己只是做一点点微小的工作,成绩属于集体。
他们的谦虚和低调,常常会让老外毫不客气的把你的成绩,算做了他们的功劳,并理所当然的认为中国人通过改革,学习了他们的市场化,私有化,获得了发展的成绩;甚至认为我们在开放过程中通过某些手段,偷了他们的技术。
最后不少海外媒体和一些国内的无良公知会叫嚣国有企业不但不是改革开放的重要贡献者,而且成了改革开放的绊脚石,要是完全私有化,完全开放市场,中国经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类奇谈谬论。
在目前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几百个发展中国家,基本都说自己是在搞市场经济,但实际上能搞好的,却凤毛麟角。严格意义上说,这世界上不缺搞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缺的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
那些按照国企和民企来分类进行投资的人,根本缺乏对中国经济发展真正的理解。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总资产超过50万亿,类型庞杂,层次繁多,其中有些国企不太可能政企分开,比如说央企中的军工,铁总,电网,铁塔,各地的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他们带有很强的事业单位特征。
但是很多国企,处于一个相对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时刻处于和民企、外企竞争对手的激烈PK中,比如说华润集团、招商局、中国建材、贵州茅台、海螺水泥、格力电器、海康威视等等。虽然他们也同为国有企业,但是企业特性截然不同,其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和历程、盈利模式、成长速度也都各不相同。但这些企业存在共同的特性就是,他们在这40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具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
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正式宣告了国资监管机构由“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身份转变,把政府和企业之间从行政关系变成股权关系,政府以后只抓三项权力:国有资本的战略投资权、人事任免权和收益分红权,经营权放给企业,而且还出台了具体的授权放权清单。
2019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具体明确了国资委未来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职能进行彻底的转型。截至到2019年底,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央企和国企,已经占到了国企资产总额80%以上。
而分析到国企混改这个大课题,一个被称为“中国版稻盛和夫”的标杆企业家,前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先生和其呕心沥血奋斗了17年的国企混改“超级样本”—中国建材,则是值得全球企业界对所谓的“中国模式”重点关注和研究的。
从2002年临危受命接手已经资不抵债的草根央企—中新集团。开始带领这家“草根”央企推动水泥行业的市场竞合和联合重组,改名“中国建材”,并在2006年成功港股上市。宋志平提出并践行“央企市营”模式,重组多家央企、上千家民营企业,带领中国建材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成功实现了涅槃重生,被誉为“充分竞争领域的央企典范”。
在本文中,笔者想重点谈下对中国建材混改的观察和剖析。经历了2016年以来的这一轮惨烈的供给侧改革大潮后,水泥行业的集中度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四大水泥企业(占据行业60%以上的份额和利润),中国建材、海螺、华新、华润,实际上都是混合所有制的企业。除了排名第三的华新为拉法基相对控股外,另外三大巨头都是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这毫无疑问某种程度上是市场的选择。
宋志平董事长曾经对混合所有制有过一个不错的总结,就是央企的实力加民企的活力。
央企的实力,体现在哪里呢?
水泥产业链上游是资源型行业,水泥熟料需要石灰石,混凝土需要骨料。这些水泥产业的基础资源,在环保风暴后被大幅度收紧了。在和地方政府谈判拿资源过程中,央企的实力就会体现出来,地方政府更容易信任央企能够保护好当地环境,拉动和稳定地方税收和就业。
水泥中上游是重资产行业,矿山,设备,环保,物流都是大钱,特别是在全行业亏损的时候,需要逆势而上投入资本的时候,央企的实力展露无遗。
民企的活力,又体现在哪里呢?
水泥行业的下游是高度市场化的环境,水泥销售,商混供应,需要和市政基建,房地产开发,装修,农村散装等各种类型的,大大小小各种市场主体打交道,这时候,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就能发挥大作用。你怎么看一个企业机制灵不灵活呢?看产品定价就行,因为民企对市场供需最为敏感,价格也能很快匹配上。
相比之下,那些公用事业的公司,电价,水价,油价,火车票,电信资费。他们价格对供求的反应可迟钝了,但这同样不是对降低社会和企业的运行成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有裨益吗?
从企业发展模式上剖析,中国建材的发展历程是自下而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者如果去中建材下面的子公司调研,会明显发现其下属企业的精神面貌相当不错。原因在于中国建材的水泥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基因是天生的。
2006年中国建材成功香港上市后,作为行业的后进者,宋志平先生定下战略对市场集中度只有9%左右,行业分散、竞争无序的水泥行业,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联合重组。这场跨省跨区域的“合纵连横”,最终推动了我国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健康发展。
从2006年用香港上市的募集资金,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购徐州海螺起点;到2007年,在西湖之畔进行“汪庄会谈”,顺利联合浙江四大水泥巨头,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南方水泥。
中国建材“战略整合、区域合作、联合发展”的发展战略初见雏形。然后以此为模板快速复制,2009年组建北方水泥,2011年成立中联水泥和西南水泥。短短几年间,中国建材迅速重组近千家企业,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泥供应商,被媒体誉为“水泥大王”,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大规模重组的实践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
由于水泥产品的“短腿属性”,在这上千家被中建材并购的企业中,有很多原来都是民营企业;中国建材采取了只拿控股权,原有管理层保留持股并且继续负责企业经营的做法,天然的混合所有制,保障下属企业较大的活力。
我们再聚焦中国建材的明星子公司们,这个特点更为明显。中国巨石、中复神鹰、以及被北新建材并购并入北新的泰山石膏,创始人和管理层都有比例不低的持股;灵活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使得这些企业保持了良好的经营效率和较强的战略执行力;这也使得中国建材在很多新进行业,往往后来居上,而且一不小心就全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
为何中国建材和民企的混改能做如此成功,我们在宋总的《改革心路》一书中找到了答案:什么样的企业家是中国建材在混改过程中最中意的呢?答案就是痴迷者,即对做好企业无比痴迷,事情做不好就睡不好觉的,专心致志的企业家。宋志平先生在其书中描述的如下经验:“做企业是硬功夫和苦差事,带头人要是没有对事业的痴迷精神,没有顽强拼搏的劲头,没有精耕细作的耐力,这个企业是做不好的。”
正是基于此,中国建材在联合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能聚合起一大批能吃苦、肯钻研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并将中国建材自身央企的资金、技术等各项资源充分的导入给下属这些优秀的子公司,让中国建材在玻璃基板、炭纤维、石膏板、新能源锂电池隔膜、风电叶片等各项新业务领域,绽放在世界的舞台上,将宋志平先生所描述的央企的实力和民企的活力相结合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而在每年中国建材各项重要工作会议上,四五百名旗下混改子公司身经百战、年富力强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们济济一堂,坐的整整齐齐,人人佩戴着中建材司徽,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的开会场面,也成为是这家通过混改高速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央企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中国巨石张毓强、中复神鹰的张国良、中复连众的任桂芳、凯盛科技的欧木兰、俊鑫科技的孙杰等等,这些被中国建材吸纳并倾集团之力扶持的优秀创业者们,为公司在各大新材料领域成为中国第一,并走向全球市场成为不可小觑的竞争者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引得宋总感慨:“混改中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是我们企业真正的英雄!并因此而坚定了势将混改进行到底的决心。”
最近,中国建材下属的北新建材又通过并购强势切入了建筑防水材料行业,我们拭目以待,中国建材未来将会如何改变防水行业的格局。
除了央企实力,民企活力外,笔者个人觉得还需要加上一个资本市场的监督力。公有制企业引入了战投,公开上市以后,在正常的国资委监督,纪委监督之外,又引入了更市场化的投资主体参与企业监督。
从形式上来说,国有企业类似于西方有大股东,又由职业经理人负责管理的企业。但是实际操作层面,因为中国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国资委和纪委很难尽完全到监督管理之责,因此未上市的国有企业其实更类似于国外股权高度分散的上市企业,实际上对管理层的缺乏有效监督。
国外股权高度分散的私有上市企业,因为管理层无人监督,逐步掏空上市公司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所以我们常说的很多国企病,它事实上是上市公司的大企业病,而不能完全定位为国企的问题。
而现在作为知名上市公司的中国建材,聚焦在资本市场的镁光灯下,一举一动都受到市场上无数专业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重点关注,无论是财报的审计结果需要在规定的时间点面向公众,还是日常经营活动的定期公开披露,都在实际经营层面给了管理层很大的压力,需要在公众的监督下把企业经营的更好,这点对于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改善是有明显帮助的。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中国建材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的特点:央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市场化的监督,顶层架构的基本稳定,基层经营的灵活和活力。这种充分结合央企和民企体制机制的优势和特点,成就了中国建材过去17年由一家资不抵债的“草根央企”,蜕变成如今总资产规模超过4500亿,集团公司年营收超过4000亿,预期2019年度上市公司部分年营收超过2500亿元,2019年预期净利润破百亿的世界五百强巨头的传奇之路。
虽然,2019年11月,宋志平先生从中国建材超期服役,满载着荣耀退休。但他在过去17年中为中国建材奠定的发展模式和基础,已经深入这家企业的血液和骨髓之中,而成为强大的基因。
而退休后的宋总,在各方的要求下,接过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的重任;这毫无疑问,是高层领导们对中国建材这个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超级样本”的一个充分的肯定。
相信在未来10年中国的央企国企混改的攻坚战中,在众多草根央企中脱颖而出的中国建材,其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也必然能对其他大型的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步入混改的“深水区”开展深度改革时提供更大的助益。(未完,下篇待续)